Search

如果單就看作品的話,我認為所謂的比較"商業" 就是較形式化,比較有規則,比較有結構。像是有些人特別討...

  • Share this:

如果單就看作品的話,我認為所謂的比較"商業" 就是較形式化,比較有規則,比較有結構。像是有些人特別討厭美國好萊鎢、美劇、或全球主流音樂一樣,如果仔細分析都會有一套靠近的公式。像是全部都套用,但我一直覺得這些說法也太鄙視這些專業的了。那些符號、元素或所謂的"公式"其實也不斷地在更新,完成度也比較高。大家痛恨的應該是上層的經營者不在乎作品,去修改作品,或這個貧富懸殊的媒體曝光比例。不管是 Netflix 劇或最"芭樂"的電影之中的各種符號及元素,節奏與對白,都是如此精準且巧妙的使用,講回音樂的話也是一樣,主旋律的'記憶點"跟編曲的樣式,只要一切太模板化,或者單純為了"討喜"的比例過高,一瞬間就油掉了。但如果 indie 只是不紅的 pop ,那就只是還沒找到一個系統去整理,或者完成度低而已。一直覺得最商業就是追求一個比較"豐富"的樣貌,因此也會比較沒有強烈的風格。( 畢竟強烈風格就不會受最多人喜歡了)

總之這一切都不應該是一個很明顯的分野,( 何況現在已經 2020了,如果稍微知道之前的脈絡,很明顯的一切早就已經爆炸且混合 ) 就像現在懶人包知識份子們開始說的光譜一樣,沒有東西是如此二分的,縱使大腦原本就會習慣分類,但大家應該更團結、更合作,在某個程度上,還是很樂觀地希望能夠看見大家漸漸追求的東西會是靠近的。

最後引用一下以前好愛講的一句,來自電影瞞天大佈局 America Hustle 的 :

" 這世界不是非黑即白,而是極致的灰。 "
" That's the way the world works. Not black and white, like you say. Extremely gray. "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� 版權所有 | 歡迎分享 歡迎任何編曲、插畫、設計、動畫、影音的商業合作。 商業合作信箱 : [email protected] https://allmy.bio/somethingfrom_space
View all posts